让河南人民因孝而幸福,让中原大地因孝而美丽!

您的位置:首页 > 孝贤之星

孝贤之星

【寻访河南省第二届孝贤之星候选人物】刘庆邦著书孝母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3-24 14:35:31

1.jpg

刘庆邦,男,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中学毕业,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现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二届、四届老舍文学奖、第五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第53届柏林电影节艺术贡献银熊奖、首届北京市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第二届南丁文学奖,被称为“孝子作家”。

刘庆邦从小生活在豫东的农村,家里贫穷,经常吃糠咽菜,吃了上顿没下顿。那时河南闹饥荒,很多人饿得头大脖子粗,还死了很多人,他本人就吃过柿树皮,说是很硬。在他9岁时父亲去世,姐弟六个全靠母亲一个人养活。他记得,当年报名参军没有通过,母亲给自己煮了一个鸡蛋,兄弟姐妹们却吃的是红薯面饼,这件小事让他至今心怀愧悔。

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为了多干活、多挣工分,天天跟男劳力一块儿干活,还被县里作为劳模表彰。庆邦中学毕业以后当农民,在生产队里劳动,母亲用亲身经历告诉他,勤劳不只是生存的需要,还关乎人的品质和人的道德。受母亲影响,勤劳在刘庆邦眼里有着特殊意味。所以当有人希望他在书上留下寄语时,他经常会写下“天道酬勤”。 

母亲是一个慈孝的人。当年,奶奶有病卧床不起,从头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6月,吃喝拉撒,全由母亲一人伺候。她还把家中仅有的三袋小麦拿来为奶奶换药。这些都在庆邦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照顾家庭,1970年,刘庆邦到河南省新密煤矿打工,经历过9年矿区生活,常常要在地下千米的地方工作,经历了炼狱般的生活,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期间,他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边干活边写作,写作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因此。由矿工破格转身为记者。1978年被调到北京煤炭工业部从事编辑和新闻工作。这不仅免除了母亲为他下矿井的担心,还为母亲带来了荣光。

刘庆邦坦言,母亲是他的第一个老师,也是他一生中最好的老师。母亲是他的宗教,也是他的信仰。他的文学启蒙也是由母亲开启的,他说:“母亲不识字,但有文学天赋,讲起故事来让我听得津津有味”。他小说的许多故事是他从母亲那里听来的。在他的《母亲的奖章》《平原上的歌谣》等代表作中,都写到了自己的母亲。事实上,他的小说中只要写到母亲,差不多都有自己母亲的影子。

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勤奋写作,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等五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二十余种。短篇小说《鞋》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征文优秀奖;《月光依旧》获全国煤矿乌金奖一等奖,《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哑炮》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断层》获全国煤矿首届乌金奖长篇小说奖,《红煤》获第五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节艺术贡献银熊奖。2017年11月20日,凭借《黑白男女》获得第九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大奖。2019年获南丁文学奖。其本人于2002年获首届北京市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被称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之王”。

刘庆邦虽然成了有名的记者和作家,并在北京安了家,但他心中始终装着母亲和家乡。他把母亲接到北京住,母亲想看看大海,他立即陪伴她去了南戴河,满足了母亲的愿望。母亲在城里住不惯,想回家。他就在20多年前为母亲装了电话,并坚持每天打电话向母亲问安。母亲如今已经去世了17年了,但每年的清明节、农历十月初一,他都会回到家乡拜祭母亲。他说:“我每年都要回家,那不叫深入生活,那是回家啊!”

 《诗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意思是:勤劳的父母啊,生养我们是多么地劳苦啊!2000年和2003年期间,庆邦的母亲生病住到了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期间,他推掉一切事务,赶往开封,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身为长子,母亲对他格外依赖和信任。他当时意识到,在母亲病床前尽孝心,是报答母亲最好的机会,为母亲喂饭喂药,端屎端尿;母亲病情稍微好一点,他就陪着母亲在开封的大街小巷转一转,品尝开封的各种风味小吃。在照顾母亲之余,他就抽空记日记。初衷是为了记录母亲的治疗情况和病情变化细节,更好地陪护母亲。母亲精神好些时,会给他讲故事,都是农村过去和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他听了觉得挺有意思,就记了下来,想着以后可以当成写作素材。

母亲躺久了,想坐起来,他就靠在母亲身后,用身体支撑着母亲的身体,体贴着母亲的身体,温暖着母亲的身体。医生为母亲挂好了吊针,他就在床边看书,或写日记。但是母亲只要一跟他说话,他就会立即停止看书,听母亲说话。他说:“听母亲说话,比看书更重要。母亲的话里不仅有书里没有的东西,还在于我得让母亲知道,我在倾听她的话,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一百多个日夜,他记录了陪护母亲的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写15万多字。在记录为母亲办后事时写道:“我突然变得像一个孩子,变得前所未有的顺从,堂叔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头上戴了用生白布缝制的孝帽子,腰里扎了白布带子和生麻批子,手里提了用麻秆做成的哀杖。和弟弟一起,冒着积雪和泥泞,依据当地丧俗,全村挨家挨户去磕头。”“痛哭是我的需要,磕头也是我的需要。我心里想的是我母亲,我跪下双膝,低下头颅,磕头是为母亲所磕。我裤腿上沾满了泥,两只手上也沾满了泥。这样很好,泥使我有了一种回归的感觉。”

庆邦先生说:“母亲一直是我的敏感点、痛点和泪点。”母亲去世后,他含泪整理了这些日记,分成上卷和下卷,分别在北京的《十月》和《北京文学》发表。后来,由河南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并隆重推出。

在该书的首发式上,庆邦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母亲给他了生命,他继承了母亲的遗传基因,在某种意义上说,等于母亲的生命还在延续。这还不够,他更要接过母亲的精神和灵魂,通过不断的自我修行和自我完善,使母亲的灵魂得到发扬光大。所以,我给这本书命名为《我就是我母亲》。这是他的一部感恩集,感恩一位平凡而坚韧的中国农村母亲;也是一部守望集,一位大地之子对亲情、乡情、世情的回眸。

庆邦先生还说,书中贯穿始终的就是孝文化。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就是在当下,孝文化也绝不过时,值得我们大力提倡。我想,作为一个作家、一个儿子,这也许就是对母亲最好的孝的表达。

难怪有人评价说,刘庆邦是作家中有名的孝子,孝子中有名的作家。

1.jpg

链接:《我就是我母亲——陪护母亲日记》

2018年1月,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著名作家刘庆邦,在2018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推出了他的首部长篇非虚构作品《我就是我母亲——陪护母亲日记》。 

这部日记体散文分为上下部,上部写母亲患病住院治疗的日子,下部写母亲病重辞世的最后日子;书后附录刘庆邦的短篇小说《后事》,与非虚构的散文彼此呼应,构成完整一体,在阅读上形成互补。在母亲病重期间,作家本人一直陪伴守护在母亲身边,一百多个日夜,点点滴滴的记录,成就了这本不同寻常的日记。这是属于作家的一段特殊的心路历程与生命体验。

刘庆邦老师曾在一篇创作谈中讲道:“母亲不仅是我的第一个老师,是我一生的老师,还是我一生中最好的老师……若有人问我信仰什么,我会说首先信仰我母亲。有人说我们没有宗教,我说不,宗教是有的,我的宗教就是我母亲。”关于这本书,他对责编陈静说:“这是我给母亲立的一块心碑。”

该书以白描简约的手法,冷峻隐忍的笔调,写出了陪护母亲日子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不仅视角独特,思想敏锐,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作家写作的深度和力度,而且在文本上有开拓与创新:时间在现实与过去之间闪回,空间在病房与乡村之间转换,讲述人时而出现,时而隐身,而作家的视角穿越其中,使得作家的写作具备了一种似乎无所不能的包容性,一种复杂多变的开放性。

 

更多+ 孝贤之星
联系我们
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北段98号
河南省文学院1楼
联系电话:0371--65700819
邮箱:hnsxwhcj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