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河南人民因孝而幸福,让中原大地因孝而美丽!

您的位置:首页 > 孝贤之星

孝贤之星

河南省登封市退休干部王春玉的家事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9-06-25 13:38:28

 

第一个传奇故事:56口人中有26名共产党员
        在河南省登封市,退休干部王春玉的家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大家庭,56口人中就有26名共产党员,这在登封市乃至河南省也是绝无仅有的。其中博士生、研究生6个,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3个。因此,在当地,他家被称为“红色家庭”。
        说王春玉的家是“红色家庭”还真不为过,他家还真有一些红色基因传承的故事哩。他大爷王宗义、四爷王海运,1939年至1944年,在中原嵩山建立的全国第19个抗日根据地开展对敌斗争活动中,就被发展成为地下交通员,为皮定均司令员和徐子荣政委带领的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带路。四爷王海运还被派往登封卢店担任副区长。
        他的父亲王保才自小接受红色教育。在上学期间就利用演戏方式进行抗日宣传,1956年6月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登封县的王村、大冶、沁水等地教学,先后担任教导主任、校长、教育组长。退休后积极发挥余热,被党组织批准担任大冶吴庄村党支部书记、大冶镇党代表及人大代表。
        在王春玉家,父亲常常教育子女们,无论上学和工作,都必须先接受共产党的培养,尽早加入党组织。家中凡有人入党,父亲就开会表扬给予祝贺,并叫他在家庭会议上发言谈感受。
        如今,在王春玉家的二楼的家庭临时党支部里,醒目地摆放着26面“党员先锋岗”的旗帜。并且,每当家人中有新的共产党员诞生时,他都会新增一面这样的旗帜放在这里。
        “父亲从小就对我们严格要求,要求我们兄弟姊妹几个上学后必须拿到两个证:一个是毕业证,一个是党费证。”王春玉说。他记得父亲教给他的第一首儿歌就是:“春玉春玉快快长,长大跟着共产党。”
        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们家每逢家庭聚会,除了学习党的有关政策和知识外,不管男女老幼,还都要汇报汇报自己近期都干了点啥,下一步干点啥,怎样干。从1969年到2018年,近50年的家庭会议不仅是王春玉一家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更是对中国共产党初心的坚守。
第二个传奇故事:举办“家庭党课”轰动当地
        机关单位讲党课,企业社区开党课,一个家庭是不是也进行党课教育?2018年6月25日,一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孝道、传承家风”为主题的“家庭党课”就在王春玉的家庭小院里举行。
        主讲人是党的十九大代表、郑州圆方集团党委书记、总裁薛荣。“党的十九大后,我宣讲进过机关、入过高校、上过企业、下过深井,但走进一个家庭宣讲十九大精神还是第一次。”薛荣的开场白道出了这次党课的非同寻常的意义。
        为什么要把党课开在家里?王春玉说出了举行这个“家庭党课”的原因:“我父亲是位老党员,我也有47年的党龄了,在我整个成长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党的温暖和伟大,在党的培养下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成为一名纪检干部,尽管现在退休了,但对党的恩情终生不忘。所以在建党97周年到来之际,就邀请薛荣来家里讲一次党课。”实际上,几十年来,王春玉时刻注重自身学习,提高党性觉悟,积极发挥党员作用。特别是在担任登封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期间,他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登封市纪委曾被中纪委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就有他的一份功劳。在王春玉家中的“日记博物馆”里,他的日记本有300多本,其中180余本日记记录的内容都与纪检监察工作有关。
        “一生最大的追求就是坚持学习”。在王春玉的日记本扉页有这样一句话。几十年来,王春玉为着自己的追求一直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修养,还时刻不忘对孩子们进行党性教育。
        “每逢‘七一’或者春节等重大节日,俺爸就会召集家里人,对我们进行党的知识学习教育。”王春玉的儿子王洋说。
        “从大哥的日记里读懂了党的恩情,感受到了好的家风,现在我也是一名党员了,所以我很赞成大哥的做法。”王春玉的三妹王春香这样夸赞道。
        在党课现场,薛荣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孝道、传承家风”讲了一堂很好的党课。
        开在王春玉家的这场党课,轰动了当地和全国的有关媒体。郑州日报、郑州晚报、登封市广播电视台、中国纪检监察报等20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郑州电视台《清风茶社》栏目组、河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全家福来了》节目组闻讯也来进行专题采访。薛荣也名声大扬,之后,河南省内多家单位纷纷请她宣讲十九大精神。
第三个传奇故事:共产党员家庭日记馆
        王春玉家不仅成立了家庭临时党支部,还办起了共产党员家庭日记馆,他亲任馆长。馆内现有档案柜12个,存有各种日记档案450余卷。
        王春玉家庭成员记日记的习惯要从他父亲王保才说起。他父亲自1952年参加工作起就开始写日记。在教学期间,记录他本人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教学经验和不足共80余本。日记本有塑料皮的,有硬壳的,还有学生用的数学作业本,等等。在“文革”期间,日记记录家庭中子女的成长、出生年月、上学和家庭收支等30余本;退休后他担任村支部书记期间,记录学习和工作的资料15本。从日记中发现,他父亲自参加工作以来荣获各个时期的奖励和荣誉证书80余份,给子女们批改的作业和教育子女如何做人的信件就有50余封。
        王春玉自小受到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从1972年7月26日参加工作之日起就开始记日记。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我已经开始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从家乡到大金店公社工作。”他尤其记得父亲写给他的第一封信的几句话:“你已经到了新的工作岗位,是国家干部,千万按毛主席的教导,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想工作好,必须坚持记日记,重视学习,时刻提醒自己,防止骄傲自满.....”他把父亲的这句话牢记在心,并作为一条规定严格执行。“一日记、一封信”,分别是他参加工作几十年来坚持的目标和座右铭。
        1975年2月,王春玉被选调到登封县公安局工作。他从办事员、档案员、秘书、股长、政治工作协理员、办公室主任,一直干到副局级侦查员、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局长、公安分局局长,不管工作再忙,写日记的习惯雷打不动。2006年他退居二线后,被组织安排到市“一迎三创”办公室、登封市老年体协、关工委协助工作,仍然坚持学习写日记。
        自2013年以来,王春玉先后被20多个单位和学校聘为道德、法制宣传员,为30多个单位做过法制和孝道讲课,被5个村委聘为“荣誉市民”。2018年,他又被河南省安全教育委员会聘为顾问,是郑州市、登封市关工委先进工作者和“五老队伍”报告团成员,去年底又被登封市公安局推选为老干部党支部副书记。
        2018年6月,王春玉应邀参加了河北省国学学会、保定市中国共产党日记博物馆组织召开的“庆祝建党97周年第三届日记文化座谈会暨第二届全国国学组织联席会议”,被聘为河南省唯一一位“日记文化研究员”。
        王春玉的妻子赵占芳是王春玉的好帮手,如今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从2007年至今10余年,在搞好家庭后勤、带好下一代支持丈夫干好工作的同时,不间断地通过电视、广播、书籍等渠道学习,记录、摘抄健康知识、歌词戏词共30余本,并装订成册。大哥、大嫂为“红色大家庭”的无私奉献和用心过日子,给王家姊妹们和下一代子孙们树立了榜样,全家都很敬佩他们。
         更值得一提的是,王家姊妹受到大哥、大嫂记日记和学习的影响,都养成了记日记的好习惯,自觉学习之风也越来越浓。
         据悉,王春玉家庭的日记和有关照片,已被河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这在河南目前也是绝无仅有的。
0806.jpg
第四个传奇故事:“红色家庭”又获“孝贤模范家庭”荣誉
        2018年12月2日上午,王春玉家院内人头攒动,国歌嘹亮,又一次吸引来街坊邻居的目光:王家咋又这样热闹啊?原来是全国十佳孝贤组委会为这个“红色家庭”举行“全国十佳孝贤模范家庭”挂牌仪式哩。
        王春玉、赵占芳这个“红色家庭”之所以被评为“全国十佳孝贤模范家庭”。说起来他们的故事来非常感人,事迹可以说在当地也是绝无仅有的。
        几十年来,作为王家长子的王春玉和大媳妇赵占芳,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孝道精神,以孝治家,率先垂范,孝敬父母,关爱幼童,善待家人,树家风、正家规,德理服人,联手建起了和谐幸福的大家庭。王春玉、赵占芳夫妇对老人的赡养照顾更是无微不至。考虑到老父亲退休后在老家寂寞,也是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他专门在市区为父亲买了一套房。逢年过节,他们兄弟姊妹都要带着孩子孙子去老人那儿。老人病重住院期间,王春玉每天都记录父亲的病情变化,细化到几点见分。老人病逝后,他在老父亲居住过的地方守孝三年……这些事儿曾被亲戚和乡邻传为佳话。还有让乡邻赞不绝口的事是,每逢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节日,王春玉还要回到老家及周边乡村看望村里的老人,同时为老人送上别样的礼物。
        在挂匾仪式现场,王春玉的老同学陈湛业说:“春玉是我们同学中入党最早、进步最快的同学,无论是工作还是孝道,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今年重阳节,春玉还为我们村的八十岁老人送上了唐装、围巾等过节礼物,我们村有他这样的人,是我们老年人的福份呀……”前来参加挂匾仪式的王大爷也凑上来说道。
        王春玉的为人和家教也得到社会上其他人的赞誉。85岁的登封籍郑州市老干部王耀先手书条幅这样称赞他:本本分分生活,兢兢业业工作,实实在在做事,诚诚恳恳交友,坦坦荡荡为人。
        一位居民慕名用竹筒专门为王春玉做了一个礼物送到他家,竹筒上写的是一首“藏头诗”:“王家风范留,春雨贵如油,玉润如其人,甘为孺子牛。”
        除了全国十佳孝贤组委会为王春玉、赵占芳家庭颁发的“全国十佳孝贤模范家庭”牌匾外,2018年11月5日,王春玉的老家登封市大冶镇吴庄村委还授予他们家“传承红色教育 四代革命家庭”荣誉称号。
        最感人的事迹不是这个,下面的故事才更感人。
        王春玉的父亲病故后,王春玉带领众兄妹收集整理父亲住院相关资料,回访舅家、叔婶和伯母家,寻根不忘本;逐一答谢父亲生前看望过他的好友同事和众乡邻;还组织家人到医院为父亲治病护理过的医生和护士送去“好医生”“ 好护士”奖牌。
        在父亲病故后的3年时间里,王春玉、赵占芳带领姊妹们坚持天天到父亲的住处打扫卫生,父亲的物品原封保留不动,并收集整理父亲日记和父母亲遗物,拜访父亲生前的同事、学生、乡邻150余人,收集整理照片2000余张,录像资料22盘,物件52件。又教育全家写日记15本,深刻理解父母亲为家庭为子女们的辛勤付出,谨记王家“勤俭、善良、责任”的家风和家规。
        2017年12月份,王春玉在父亲病逝三周年时,号召全家人书写回忆先人文章80余篇,并评出“孝道之家、好媳妇、好女婿”进行表彰。
        2018年5月13日是母亲节。这天,王春玉以“王家全家人”的名义写了一首纪念已故母亲许梅荣的“打油诗”:“ 母亲已故十八年,儿女节日把她念,荣貌劳动常回忆,精力功德往下传。做人做事按规矩,公正家情记心间,只有团结去生活,认真过好每一天。”而赵占芳代表“赵家人”为她母亲景凤英写的是这样一首:“党员母亲景凤英,忠诚善家心底正,为国为党出大力,教育儿女善行听。节日儿女把她念,品德做事要礼行,儿女以她为榜样,党性家教要继承。”
        两首打油诗,代表两家人,道出的是一个道理:党的恩情不能忘,父母的恩情不能忘。
        谈到家教,王春玉深有体会地说,通过不断总结王家家教经验,学习好的作风、人品,教育子女们时刻记得父母亲的名字、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工作单位、病故时间等,并认真传下去,真正做到不忘党,不忘国家,不忘家庭,不忘父母,不忘自己的职责,以实际行动报答党组织和父母亲对自己的培养和教育。
        故事讲到这里还没讲完,王春玉家还有后续故事哩!
0807.jpg
最后一个传奇故事:到《全家福来了》讲述他们“全家福”的故事
        2018年10月,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贯彻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四十年在各行各业取得的辉煌成绩与成果的精神,在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下,河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重磅推出大型文化纪实节目《全家福来了》。节目组在全省挑选了5家最有代表性的家庭,王春玉家便是其中之一。
        11月24日,《全家福来了》栏目组定于这天录制王春玉一家“全家福”的故事。于是,11月23日下午4点,王春玉家人分乘三辆车前往郑州,24日顺利地参加了录制。王春玉在节目中讲述了王家三件“传家宝”。一是爷爷留下来的镰刀头;二是父亲给他的一封信;三是他的日记本。3个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各个故事讲述中都有掌声,精彩处更是持续不断。节目结束后,王春玉一家人还被主持人庞晓戈邀请到《梨园春》录制现场看戏,在现场和一些明星合了影。该栏目自2018年10月2日起开播,到12月25日至共13期,历时3个月,每期50分钟。
        王春玉的二妹王玉香参加了录制的全过程,事后她还写了录制活动纪实。最后,让我们引用她在纪实最后的这几句话作为整个故事的结束语吧:家和万事兴,共圆中国梦,我们一直在行动。让我们一起加油!
更多+ 孝贤之星
联系我们
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北段98号
河南省文学院1楼
联系电话:0371--65700819
邮箱:hnsxwhcjh@163.com